喜欢喝茶,尤其是普洱茶的朋友一定绕不开一个话题“普洱茶属于什么茶?”。这个话题也被茶友,普洱茶经营者,普洱茶相关学者频频提起。简单的说,从工艺流程上讲,普洱茶属于黑茶,但严格讲,普洱茶与黑茶的发酵形式并不完全一致。所以普洱茶的种类归属形成了较大争议,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,从最终成品包装形式上来讲,普洱茶属于紧压茶。

那么普洱茶到底,究竟属于什么茶呢?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为什么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呢?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为什么要对茶叶进行分类讲起。

01、茶叶为什么要分类呢?

合理,科学,系统的分类可以让学习和研究更方便。

比如要研究我们人类自己。从生物学角度可以按性别分男和女,按年龄分类有婴儿,幼儿,青年,成年,老年等。从社会学角度可以按照职业的不同,社会分工不同分类。

所以分类是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。

02、茶叶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:

根据原料采摘时间分:春茶,夏茶,秋茶,明前茶,雨前茶等。

根据原料嫩度分:芽茶,芽叶茶,叶茶等。

根据茶叶外形分:卷曲型,颗粒型,针型,扁型等。

根据产地分:可以按照不同茶区,不同省份,不同城市及地区分类。

大家经常讨论的红茶,绿茶,黑茶等是根据加工工艺分类:绿茶(杀青),白茶(萎凋),青茶(摇青),黄茶(闷黄),红茶(渥洪发酵),黑茶(渥堆发酵),紧压茶(压制定型),花茶(窨花)。

加工工艺相似的茶叶品质风味相对接近,所以在加工制造,品质鉴定,流通采购,销售品饮过程都会采用加工工艺分类的方法,可以直观地反应茶叶对应的风味和特点。

那么普洱茶究竟属于哪一类呢?

03、普洱茶的归属

我们只要弄清楚普洱茶的加工过程就可以很好地将他归类了。

根据普洱茶相关标准和地理标识。普洱茶加工有两种。

第一种是普洱生茶,主要加工步骤是:1杀青,2揉捻,3干燥,4压制,5包装。

第二种是普洱熟茶,主要加工步骤为:1杀青,2揉捻,3渥堆发酵,4干燥,5压制,6包装。

所以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,最后都有压制工艺,根据上述茶叶分类应该归为紧压茶。目前市面上白茶,黄茶包括红茶也都进行紧压形成饼,砖,或者圆珠型,这些茶都可以划分为紧压茶。

另外一种情况,就是我们说的散茶,也就是普洱生茶和熟茶在干燥后没有经过压制直接销售。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半成品销售,这个时候生茶就接近绿茶,熟茶风味接近黑茶。很多人就是对这个分类方法持有不同意见。我们下面接着讲。

04、普洱茶分类的争议

争议1:有观点认为,普洱茶是大叶种,跟小叶种品质差异大,所以应该单独分类。我们在茶叶分类中说了,这种分类是以加工工艺为依据。虽然品种对茶叶品质有影响,但是这种分类规则不考虑。

争议2:有观点认为,熟普洱散茶发酵比黑茶发酵重的多,不应该算黑茶。

青茶中不同茶品的发酵程度差别也很大,例如发酵轻的包种茶和发酵重的武夷岩茶。这个方式按照加工工艺划分,不是发酵程度。

争议3:有观点认为,其他茶类加工结束品质就不变了,普洱茶加工后还在变化,是唯一能长期保存的茶叶。

这个观点的漏洞在于,茶叶能否长期保存取决于茶叶是否符合引用标准。而储存环境决定了茶叶是否变质,不当的保存环境包括普洱茶在内的茶都会发生变质,不适合饮用。至于茶叶加工后是否还会变化,不同的茶的风味都会随着储存的时间变化而变化,就是陈化。主要是茶叶色素物质与光接触,茶叶成分与氧气和水蒸气,茶叶中微生物代谢发生反应和变化。这并不是普洱茶特有的。只是不同茶叶陈化后风味差异,并不能说明普洱茶的特别,也不是单独分类的依据。

05、普洱茶分类争议的原因

关于争议无非有几点:

认知不同。争议双方没站在同一个平面和角度看问题。教育程度和逻辑思维不在一个水平上。比如对茶叶分类方法或者茶叶分类的意义都不了解,单纯地从普洱茶口感和绿茶与黑茶对比。

制造话题,营造氛围。属于一种炒作。他们未必真正关心普洱茶的分类,但是只要普洱茶一直在大家的视线里就可以了。相关经营或者研究者就会在这种水涨船高的热度下受益。

希望大家能透过争议看到事情的真实的那一面,建立科学的观念。我们希望普洱茶因产品规范,制作严谨,品质上乘获得大家的喜爱。而不是靠一些话题,小动作来受到大家的关注。网红再博眼球也逃不过流星的结局。